印象•荃灣

發佈時間: 2019/10/25

印象•荃灣

荃灣原稱淺灣,因海灣水淺而名。19世紀中葉,居民覺得淺字的意境不佳而改為「全灣」。意大利傳教士Simeone Volonteri於1866年繪製的《新安縣全圖》,也用全灣之名作記錄。19世紀末,由楊屋邨秀才用香草名的「荃」代「全」,稱荃灣,並沿用至今。

清康熙初年,客家人陸續移民到淺灣定居,因區內山多平地少,惟有在海灘圍壆以造田,造就沿海一帶鄉村,故此沿海鄉村的名稱都與堤壩、水閘、潮田有關,如海壩村、石圍角,後來更發展成墟市。在地勢較高的村落有老圍、新圍村等。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採用客家建築傳統的三棟屋,以祠堂為中軸,兩旁配以對稱居室的布局,具歷史價值,現已活化為民俗博物館。

1920年代,從九龍至荃灣的青山公路開通,在當時政府政策的支持下,吸引很多廠商前來投資,不少從事紡織業的商人紛紛南下,沿青山公路荃灣路段設廠,是香港紡織業的重要據地。至1950年代,政府將荃灣發展及定位為衛星城市。區內開始城市化,新建街道幾乎全部以原本鄉村來命名。

地下鐵路荃灣綫以荃灣為終點站,貫通連接九龍市區的交通,更大力發展鐵路上蓋物業,成就第一代以車站為紐帶中心帶起大型物業發展的「公共運輸導向型發展」的雛形。由於荃灣人口不斷膨脹,基於有實際需求,政府遂往西面填海造地,發展荃灣外圍,建立第二個市中心,以紓緩市中心的土地不足,並建設西鐵綫帶動新界西部的發展;亦興建高架行人天橋,連接貫通已發展的市中心和荃灣西發展區。

荃灣經歷過百年歲月巨輪,固有村落、街道都盛載歷史,能與當區居民、街坊、學生、長者一同分享其生活日常、民間故事、歷史的高低起伏,定能更加認識荃灣的遺產和回憶。因此,今年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19(香港)將會於南豐紗廠展出藝術家及建築師的創意作品,以及舉辦不同活動。其中一個主題就是「想像城市--舊貌x新面」,更會聯同香港建築中心一起籌辦工作坊和建築導賞團,帶領大家穿梭不同年代的荃灣,細味這紡織年史(衣)、美饌紛陳(食)、各色人家(住)和習習涼風(行)的味道,共同構成一道「印象‧荃灣」的生活風俗畫卷。

(本欄逢周五刊登)

撰文: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,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。
欄名: 筆講建築